w88新闻在线网> 常用专题->最新动态

【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米东区薯类科技示范基地感受科技种田新气象

2021-02-03 13:00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2月2日,在米东区长山子镇万家梁村米东区薯类科技示范基地内,技术人员正在和种植户分享新品种脱毒红薯苗培育经验。 (记者陈岩摄)

  红薯育苗基地里的“转调创”

  ——记者走进米东区薯类科技示范基地感受科技种田新气象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宋建华报道)这两天,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万家梁村的米东区薯类科技示范基地内,外面冰天雪地,育苗棚里却是绿意盎然,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长势正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在去年建成2.6万余亩红薯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米东区今年将继续扩大红薯种植规模,并从种苗培优入手,从山东引进了1万株新品种脱毒红薯苗,进行良种培育扩繁工作。这也是首府首次引进脱毒红薯苗。

  2月2日,记者来到科技示范基地,与农户一起干农活、学技术、话家常,记录农民转思路、调结构、创优势的新气象,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转思路

  良种培育促增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米东区从良种培育开始,建成了薯类科技示范基地。基地建在乌鲁木齐万里农情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内,由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及技术服务。

  趁着天气好,合作社社长李刚带领社员们正在扦插繁育,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主任刘玉正为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走进大棚,一股热浪袭来,记者眼镜蒙上一层水雾。李刚招呼记者将棉衣脱掉:“苗子栽下后,棚里温度不能低于30℃,地温不能低于20℃。”

  大棚内,红薯苗颜色嫩绿、叶茎挺拔。

  “这些是上个月我们去山东烟台农科院参观考察后,带回来的试管脱毒红薯苗。”李刚说。

  红薯随着种植年代增加会出现病害增多、产量减少等退化现象。红薯脱毒,就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筛选出几率为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脱毒“初代苗”,保留红薯生长特性,亩产增幅40%以上。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乌鲁木齐万里农情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都是红薯种植大户。

  “以往,单家独户种,现在一户一种几百上千亩,苗子好,一亩能多产半吨,算下来可是个大数字。”李刚说。

  去年,在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李刚决定从外地引进脱毒红薯苗。

  经过刘玉帮忙筛选,他们最终选定了山东烟台一家农业科学院引进种苗。

  李刚同社员徐明卫和贾斌等商议的结果一致:坐飞机去一趟,看完再买。

  “到地方后,大家一看苗子就知道错不了,随后花了5万块钱买了1万株。”李刚说,“老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调结构

  瞄准市场换代效益好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品种升级入手,引导种植户通过新品种引进筛选和繁育,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农业结构优化。

  大伙跟记者聊天,但手里活不停。李刚麻利地从原种苗上剪下一段段小枝条,来到一旁的扩繁地里扦插。

  在李刚的指导下,记者帮着扦插红薯苗。拿着一根枝条,先在营养土上戳一个小坑,将苗子快速放进去,再盖土。

  “坑要一指深,盖土时要按一下,防止浇水时苗子趴下。”李刚耐心指导,“一棵原种苗,能扩繁一百棵红薯苗。”

  种植户徐明卫拿着苗子跟记者讲:“这个叫红瑶,甜度高,煮熟后半透明,又叫玉红薯;这个叫玛莎莉,又叫蜜薯,香甜软糯。”

  种红薯十余年,徐明卫明白,种地要跟市场。“现在首府红薯基本只种西瓜红,品相好、产量高,市场迟早会饱和,提前引进新品种,才能保持好收益。”他说。

  刘玉说,近年来,米东区坚持农民自发引进和政府引导帮扶结合引进脱毒苗及新品种,并加强技术指导。目前,米东区已引进30余个红薯新品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17个品种,其中红瑶、玛莎莉、红胜三个品种去年试种成功。

  徐明卫去年试种了玛莎莉和红瑶200余亩,亩产收益是西瓜红红薯的一倍多。

  创优势

  科技种田成优势

  正忙活间,李刚的手机发出了滴滴声,一款App提示:室内气温低于30℃,他赶忙去调整取暖设施的温度。

  这是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育苗基地配备的温室智能化系统,通过手机软件,农户可实时掌握大棚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数据。

  乌鲁木齐市坚持一产上水平,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同时,还注重通过机械化、科技化投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以前大棚里苗子浇水、控温、施肥、通风凭感觉,现在靠科技,一部手机就能种地。”

  李刚带着记者参观温室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埋在地下的感应线和悬吊空中的感应器。

  “这些设备里都有芯片,等于给苗子装了个翻译器,苗子渴了,冷了,要通风了,通过这些感应器都能给我们说。”李刚说。

  除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外,米东区还引导农民发展机械化种植。目前,米东区红薯种植已实现除栽苗以外的种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

  临近中午,太阳透过棚膜照在嫩绿的红薯苗上,坐在地头休息的李刚说,这些是大家一年的希望,党的政策好,人勤春来早,今年还会是个丰收年。


〖2021.02.03-13:00〗 责任编辑:limengchao


友情链接